| | | | | |
已有1網友參與糾錯
浦城燈盞糕(盒子糕)外皮松脆,圓邊酥軟,內餡爽口,獨具風味。外皮原料為大米與黃豆浸泡后磨成的米漿,肉餡以蘿卜刨成的細絲為主料加上豬腿肉和雞蛋,用新鮮的豬油炸制。
浦城燈盞糕的工藝流程
1、先將大米、黃豆浸泡一兩個小時,然后磨成米漿,調入細鹽、味精等佐枓攪拌調勻,再將芋母絲、蘿卜絲、豬腿肉或雞蛋等備好待用。
2、用湯匙舀一匙米漿到盛滿 主料的特制的圓勺內,沉入已沸的 油鍋中目
3、油炸時,待燈盞糕漸離圓勺浮出油面,用竹筷將其翻轉一面 繼續煎幾分鐘,到通身金黃時即熟。
溫馨提示:燈盞糕好吃,但不能暴食,特別是中小學生。
名字的由來
燈盞糕,即油炸糕,是用大米、黃豆磨成稠漿經油炸而成,形扁圓,中空而隆起,形似兩個舊式燈盞吻合一起,故稱“燈盞糕”。 民國初年,基督教英籍傳教士詹嘉德牧師來汀傳教,在教徒周某家中吃“燈盞糕”時,反復幼稚地詢問:“面底兩塊是怎樣粘合的?”成為一時笑談。長汀農村每逢年節,家家都要炸燈盞糕食用或送人,城里則為日常小吃,大街小巷都有出售,精美者內加精肉、香菇、冬筍或蔥蒜等餡心。有一首兒歌:“燈盞糕,膨膨起,沒銅錢,急得死。”道出了人們對這種傳統食品的喜愛。 (特色)松嫩香酥,色澤金黃,兼有豆香。